發布時間:2022-07-07
藥典規定,藥用黃芪主要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的干燥根。別名綿芪或綿黃芪,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性微溫,味甘,具補氣固表,補氣、升陽止汗、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黃芪含有黃芪皂苷類、多糖類、黃酮類物質及多種氨基酸和硒、硅、鈷、鉬等微量元素,其分還包括香豆素、葉酸、苦味酸、膽堿、香菜堿、亞油酸、β-谷甾醇等多種化學成分。黃芪的藥理研究一般采用黃芪水煎液或是黃芪的單體成分,單體中黃芪多糖、黃芪甲苷等研究較多。
1黃芪在心血管系統方面的應用
是心血管系統常見病、多發病。而由其造成的無癥狀心肌缺血危害較大后者是指在***中有短暫的心肌灌注不足及電生理異常,而不伴有心絞痛或其他心肌缺血的臨床癥狀。由于無癥狀,常不引起人們重視,易發生猝死。有研究表明黃芪注射液對此疾病具有明顯的**作用,能降低病人ST段抬高(或降低)的幅度。而其在此方面的應用主要源于其**的藥理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紅細胞表面負電荷密度,保護和修復紅細胞變形能力,通過抑制血小板鈣調蛋白而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從而增加血小板內它的含量,發揮抑制血小板的作用。輕度擴張微血管,增加血流速度,降低冠狀動脈血管阻力,通達脈絡和改善心肌營養,降低心肌耗氧,穩定細胞膜,減輕心肌損傷。抗脂質過氧化和減輕鈣超載的作用,可以改善缺血2再灌注對心肌收縮及舒張功能的損傷。另外,黃芪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能誘導體內干擾素生成,使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明顯增強,能抗病毒、抗**、**性損傷,可促進損傷的心肌細胞快速愈合,穩定保護心肌細胞膜,**自由基及各種代謝**,對早期因心肌細胞炎性反應損傷導致的心肌細胞功能障礙,間質水腫及小血管損傷形成的心肌缺血病變有肯定的療效。在臨床上用其注射液**兒童病毒性心肌炎。
2黃芪在消化系統方面的應用
小兒腹瀉為我國兒科常見多發病之一,尤以性腹瀉為主,而輪狀病毒是小兒急性**性腹瀉尤其是秋冬季腹瀉的主要病源。霍懷仁等對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組130例常規**基礎.上給予黃芪注射液2~4mL/次,1~2 次/d靜點,對照112 例常規總有效率達84.16 %,對照組總有效率達6515%,兩組療效有**差異。小兒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低下,輪狀病毒易小腸成熟腸粘膜絨毛,使絨毛脫落,排列紊亂,造成吸收面積減少。黃芪有增加機體非特異性免疫作用,促進中性粒細胞趨化運動,增加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使血液升高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增加,免疫功能增強,促進細胞的DNA合成,且能提高患兒誘生干擾素的能力。黃芪所含生物堿、黃酮類和甙類均有直接抑殺病毒作用”。
胃*是消化道常見的**,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劉桂蓮等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藍法觀察黃芪多糖對胃*SGC27901細胞株的抑制作用,其呈濃度及間的依賴性并取得明顯的抑制作用。黃芪多糖是從黃芪中提取的有效單體,通過調節細胞免疫功能來促進白介素22受體( IL22R)的表達、淋巴因子2**的殺傷細胞(LA K)前體細胞的增生而達到抗**作用[5, 赫琰“在探討黃芪多相脂質體口服液**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試驗中發現,實驗組應用黃芪多相脂質體口服液20mL (含生藥310g), 對照組應用黃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靜滴QD,均**8周(2個療程)。結果:在8周觀察期間,2組均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變化、肝功能包括總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及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2組比較差異無**性;但在乙肝兩對半標志物及HBV2DNA 定量檢測中,發現2組短期應用均難以呈現明顯抗病毒效應:2組均未見藥物不良反應。說明兩種劑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慢性乙肝,而且說明黃芪多相脂質體口服液可替代黃芪注射液,作為輕、中度患者改善癥狀、體征及肝功能的臨床用藥安全、有效、方便。
另有研究表明”,黃芪注射液聯合博爾泰力注射液能明顯控制失代償期肝硬化的炎癥活動,有抗纖維化的作用,**效果**,且無不良應發生。另有研究表明8),在應用流式細胞儀檢測28例肝*行導管肝動脈栓塞化療( TACE)同時應用黃芪注射液患者的手術前后外周血淋巴細胞的變化時結果發現,黃芪注射液組肝*患者近期療效**優于對照組,黃芪射液組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表達都顯
著高于對照組。說明黃芪注射液對TACE患者具有增效作用,而調節外周血淋巴細胞表達可能是其效作用機制之一。
文章節選自:豆丁網醫學/心理學頻道《黃芪的研究現狀及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