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7-22
中國藥典規定,藥用黃芪主要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的干燥根。別名綿芪或綿黃芪,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性微溫,味甘,具補氣固表,補氣、活血、升陽止汗、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黃芪含有黃芪皂苷類、多糖類、黃酮類物質及多種氨基酸和硒、硅、鈷、鉬等微量元素,其分還包括香豆素、葉酸、苦味酸、膽堿、香菜堿、亞油酸、β-谷甾醇等多種化學成分。黃芪的藥理研究一般采用黃芪水煎液或是黃芪的單體成分,單體中黃芪多糖、黃芪甲苷等研究較多藥理作用
1心血管系統的保護作用
強心作用:對正常及受損的大鼠:黃芪總皂苷小劑量可加重心力衰竭,而中等劑量和大劑量則有抗心力衰竭作用,對心肌的收縮舒張均有增強作用,且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黃芪苷IV是黃芪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在質量濃度為20 50g/ml時對可離體豚鼠乳頭肌標本產生正性肌力作用,黃芪苷通過調節鈣調蛋白活性,從而抑制磷酸二酯酶(PDE) 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抑制Na-K-ATP酶活性,增加心肌細胞膜的β受體的數目,增強鈣調素對Ca2+的敏感性。在體.外實驗中,黃芪總皂甙能降低過氧化氫處理的小鼠心肌細胞NO、NOS的水平,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對心肌起到保護作用。黃芪預處理能減輕缺血再灌注的心肌細胞和內皮細胞損傷,可能是通過穩定心肌細胞膜和線粒體結構和功能來實現的。調節血壓,保護血管:黃芪對血壓具雙向調節作用,黃芪能利尿降壓,降低肺動脈壓及右心室的前負荷,擴張周圍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動脈壓,同時還對冠狀動脈有直接擴張作用。可能機制是血管平滑肌細胞誘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生成,增加NO的生成,繼而激活血管內皮細胞一氧化氮-烏苷酸環化酶途徑,引起血管擴張。黃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減少成纖維細胞的膠原合成,改善受損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APS 還能降低血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減少血管中粥樣斑塊的形成。
2免疫調節作用
免疫調節作用應用小鼠非麻醉狀態下II度燒傷模型,經腹腔注射APS(250mg/k體重,每天1次,連續5d),可明顯提高正常小鼠的脾臟指數和.胸腺指數,燒傷小鼠的脾臟指數和胸腺指數基本恢復正常。APS增加小鼠脾臟重量,主要是促進漿細胞的大量生成,以成熟漿細胞為主,增加抗體形成細胞的數量。黃芪中提取物紅芪多糖(RHPS)也可明顯增加小鼠脾重;且急性毒性和亞急性毒性實驗表明黃芪制劑無明顯毒性,對肝腎功能無影響。在動物實驗中,黃芪能增強刺激引起的T細胞增殖和IL-2產生,增強T細胞功能,加強循環免疫復合物的清除,增加抗體的生成。但對LPS刺激的B細胞增殖無明顯作用。體外實驗中,低劑量黃芪提取物(5%)能增強,中等劑量(10%)和高劑量(20%)黃芪反而抑制刺激引起的T細胞增殖和IL-2的產生。APS能增加T、B細胞的轉化能力,克隆形成率,增加抗體水平,增強小鼠的體液免疫水平。
3抗糖尿病作用
抗糖尿病作用黃芪是中醫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在常用的中醫治療糖尿病的處方中黃芪使用頻率最高。黃芪復方提取物能降低四氧嘧啶誘導的高血糖小鼠模型的空腹血糖,提高小鼠糖耐量水平。APS 對鏈脲佐菌素(STZ) 加高脂飼喂誘導的糖尿病SD大鼠的血糖也有明顯降低作用,并增加大鼠的IRS-1、IR的表達水平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黃芪對能改善糖尿病并發癥,可通過抑制腎臟NO的合成,改善糖尿病腎病早期的高灌注高濾過狀態;提高血漿白蛋白水平,調節脂質代謝,促進水鈉排泄,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降低大鼠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退行性變,保護腎功能;黃芪具有抗轉化生長因子-β的作用,通過降低TGF- β 1mRNA的表達抑制TGF-β1,抗腎間質纖維化,延緩糖尿病腎病的進程。
4抗腫瘤作用
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黃芪具有抗癌作用。APS能延長荷黑色素瘤C57BL/6 小鼠的生存期,增加荷瘤小鼠的T細胞增殖能力,增加免疫細胞IL-2和TNF-a的生成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力。黃芪有對抗毒素B1 誘發癌變的作用,可增強環磷酰(CTX)的抗癌活性, 并促進因CTX所致機體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恢復,增加化療后小鼠脾細胞分泌細胞因子的能力。黃芪富含硒,硒能抑制癌細胞的氧化磷酸化,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體的產生,增強SOD的活性,并對各種金屬如鎘、汞等化學致癌物有拮抗作用。
文章節選自:豆丁網醫學/心理學頻道《黃芪的研究現狀及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