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1-06
維生素C與普通感冒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也對大規(guī)模的“維C熱”提出過批評,說荒唐可笑。更有專家進一步具體指出:Pauling教授觀點是在體外研究或在人體缺乏維C的前提下得出的,對絕大多數(shù)并不缺乏維C的健康人來說,維C治療感冒沒有科學依據(jù)。
非盈利的組織Cochrane Collaboration研究人員發(fā)起了一個有1.1萬人參與的研究,進行了30多項統(tǒng)計分析,最終的結論是:對普通人來說,服用維生素C防治感冒沒有任何效果;為了防治感冒而服用大量維生素C完全沒必要。
澳大利亞學者也做過同類研究。2007年7月18日,Harri Hemila、Elizabeth Chalker、Bob Douglas聯(lián)手發(fā)表的一篇題為《Vitamin C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the common cold》的論文中,給出了其研究結果。三位學者的實驗覆蓋1.13萬人,9649人次的感冒被囊括進來分析,分29個比較組檢驗了“感冒持續(xù)時間”。結果顯示,預防性給予維生素C對成人及小孩都可縮短病程,成人可縮短8%,小孩可縮短13%;出現(xiàn)感冒癥狀后才開始服用維生素C的試驗組,跟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沒有明顯差別。
時至今日,在我國的維C類藥物的說明書里,也看不到預防和治療感冒的功效的說明。不過,也有人認為之所以服用維生素C沒有效果,是因為劑量不夠。
維生素C對抗其他疾病
1981年,美國的Robert Cathcart醫(yī)師發(fā)現(xiàn)用腹瀉測定人體的維生素C飽和量的方法。口服過量維生素C會產(chǎn)生腹瀉。腹瀉顯示人體所有器官的維生素C到達飽和。
正常的人維生素C飽和量是每天4-15克。有病的人維生素C飽和量大幅增加,病情越嚴重,維生素C飽和量越高,甚至可以高到每天200克。每天口服略低于飽和量的維生素C,是治療各種感染疾病的驗方。
Robert Cathcart醫(yī)師曾用飽和量維生素C的方法,成功治愈7000例感冒、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急性肝炎、單核細胞增多癥(昏睡癥Acute Mononucleosis)、干草熱、氣喘病、外傷、手術創(chuàng)傷、燒傷、背痛、關節(jié)炎、猩紅熱、泡疹、帶狀泡疹等癥。
他的方法解決了60年來使用維生素C治病的爭議,就是維生素C治病的劑量問題。以前許多實驗顯示維生素C無效,是因為劑量沒有達到維生素C飽和量的緣故。
但是,這個觀點仍然沒有得到業(yè)內普遍認同。傳統(tǒng)上,大家認為維C毒性很小,即使口服過量,也僅僅會輕微惡心、嘔吐、腹瀉等等。但近年來的臨床觀察及動物實驗證明,長期過量服用維生素C,會出現(xiàn)一系列不良反應。
美國加州大學報告,凡想增加對感冒抵抗力而長期服維生素C的人,其體內維生素C的含量反而減少。這是由于大劑量服用改變了體內維C的調節(jié)機制,加速了維C的代謝,一旦停用、可招致停藥反應,出現(xiàn)早期壞血病癥狀。
生長期兒童用大劑量維生素C,日后更易患骨病。試驗表明,健康人每天服用超過1克維C便可致血尿酸增高、可能誘發(fā)痛風;每日口服維C劑量4克,一周后,可能引起血液里草酸鹽和半胱氨酸鹽增高、形成尿路草酸鈣結石和腎結石。
其他的風險還有:大劑量維生素C可對抗肝素和雙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導致血栓形成,加速動脈硬化;大劑量維生素C可降低婦女的生育力,且影響胚胎的發(fā)育;高濃度維C靜脈注射,可產(chǎn)生嚴重溶血反應……
維他命C屬于酸性物質,攝入大劑量維生素C可引起胃酸增多、胃液反流、腹脹、腹瀉等胃腸功能紊亂;每日超過3克,即可刺激腸胃黏膜,使腸蠕動增加,引起腹部絞痛與腹瀉。
攝入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其尿中排出量增加,其還原性可產(chǎn)生尿糖的假陽性反應,有礙于糖尿病患者的診治與確切掌握降糖藥物的劑量。
維生素C與含有維生素B12的食物同時攝入,可破壞相當量的維生素B12,而維生素B12大量破壞后,使人易患貧血。
來源:節(jié)選自網(wǎng)絡一點資訊《錢學森的美國好友,認為維生素C可治多病、并可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