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5-25
保健功能
1.通便潔腸
便秘患者多半是因腸內缺少雙歧桿菌所致。尤其是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腸內雙歧桿菌逐漸減少而極易患上便秘。試驗證明,健康人每天攝取3克大豆低聚糖,就能促進雙歧桿菌生長,產生通便作用。大豆低聚糖還能促進腸蠕動加速排泄。
2.促進腸道內雙歧桿菌增殖
經實驗研究證明,每天攝入10-15克大豆低聚糖,17天后雙歧桿菌可由原來的0.99%增加到45%。在腸道內的雙歧桿菌特別容易利用大豆低聚糖,產生乙酸和乳酸及一些抗菌素物質,從而抑制外源性致病菌和腸內因有腐敗細菌的增殖:雙歧桿菌還可通過磷脂酸與腸粘膜表面,形成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生物、膜屏障,從而阻止了有害微生物的入侵和定殖 。
3.降低血清膽固醇
雙歧桿菌直接影響和干擾了p-徑基-p-甲基戊二酰酶A還原酶的活性,抑制了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膽固醇降低。
4.和保護肝臟
長期攝入大豆低聚糖能減少體內有毒代謝物質產生,減輕了肝臟解毒的負擔,所以在防治肝炎和預防肝硬化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5.抑制腸內腐敗物質的生成
預防和治療便秘和腹泄。
大豆低聚糖可以讓我們的腸道的生態和諧,讓我們健康每一天!
作用機理
1.超強雙歧因子:
大豆低聚糖片中的主要成分水蘇糖、棉子糖對人體腸道的有益菌群雙歧桿菌有很好的增殖作用,,對有害細菌幾乎不起作用。大豆低聚糖在腸道被雙歧桿菌吸收利用,被發酵降解成短鏈脂肪酸和一些抗菌素物質,抑制了外源致病菌和腸內固有腐敗細菌的增殖,減少有毒發酵產物及有害細菌酶的產生。通過大豆低聚糖片增殖后的雙歧桿菌通過磷脂酸與腸黏膜上皮細胞相互配合作用,占據腸黏膜表面,形成一層具有保護作用的生物膜屏障,阻止有害菌群的入侵,起到改善腸道環境和保護腸道的作用。
2.促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大豆低聚糖片具有膳食纖維的黏稠性、持水性和水膨脹性的物理特性,同時雙歧桿菌發酵百愛精致大豆低聚糖后產生大量的短鏈脂肪酸,能刺激腸道蠕動、增加糞便濕潤度、保持一定的滲透壓,促進排便,從而防止便秘的發生。在人體實驗中,每天攝入3克大豆低聚糖片,一周之內便可起到防止便秘的效果。
3.促進腸道內營養物質的生成和吸收:
大豆低聚糖口服液促進了雙歧桿菌的增殖,人體腸道內能自身合成或促進合成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酸和葉酸等維生素,同時,還能促進鈣質和乳制品的消化吸收,迅速給機體補充營養。1999年7月,美國公布的動物實驗和人群實驗結果證明:服用大豆低聚糖與對照組相比較,可使鈣吸收率增加26-28%,進而增進骨密度和改善骨結構。
4.大豆低聚糖有輔助降低血壓功效:
通過人體實驗發現,高血壓受試患者每天攝入11.5克大豆低聚糖,持續5周后,人體舒張壓的高低與其糞便中雙歧桿菌的數量占總細菌數的比例成明顯負相關,由此可見,大豆低聚糖片可以通過促進雙歧桿菌的增殖達到降低血壓的功效。
5.降低血清膽固醇:
大量的人體實驗已證實了攝入大豆低聚糖后可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水平,每天攝入6-12克大豆低聚糖持續2周至3個月,總血清膽固醇可以明顯降低。
6.大豆低聚糖保護肝臟:
人體通過長期攝入大豆低聚糖,能減少體內有毒代謝物質的產生,減輕肝臟解毒的負擔,產生互感作用,并對肝炎和肝硬化等肝病均有防治功效。實驗表明,讓一個69歲患有肝硬化的老年病人每天服用大豆低聚糖3克,5天后其肝昏迷和便秘癥狀都有所緩解。
大豆低聚糖的特性
1.促進雙歧桿菌的增殖,改善腸道細菌群體結構:
大豆低聚糖在人體胃內不會被消化吸收,只有存在于腸道內的雙歧桿菌才能利用它。雙歧桿菌是人體腸道內的有益菌種,其主要功效是將糖類分解為乙酸、乳酸和一些抗生素類物質,從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大豆低聚糖是雙歧桿菌增殖的食料,而其他有害菌幾乎不能利用低聚糖,因此,可以阻止致病菌的定居和繁殖。
2.抑制有害物質生成,增強機體免疫力:
大豆低聚糖被雙歧桿菌利用,產生一些有益物質,促進新陳代謝,抑制腐敗菌的生長,減少有害物質生成,減輕肝臟的解毒負擔。同時,雙歧桿菌的大量繁殖,可誘導免疫反應,增強免疫功能。改善排便,防止腹瀉和便秘。降低膽固醇,并可作為甜味劑的替代品 [1] 。
選自百度百科詞條《大豆軟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