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11
核心提示:
納豆所含有的多種黃酮糖苷和異黃酮在預防和治療前列腺癌、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結果,為研究和開發功能性納豆食品提供理論依據。
納豆所含有的多種黃酮糖苷和異黃酮在預防和治療前列腺癌、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結果,為研究和開發功能性納豆食品提供理論依據。
納豆是大豆的發酵食品,其中含有多種黃酮糖苷和異黃酮,為雌性激素樣化合物,可作為人體激素治療的代用品。在與雌性激素依賴的癌癥預防和治療中起一定作用,尤其對于預防和治療前列腺癌、乳腺癌有顯著的效果,現就有關納豆黃酮糖苷和異黃酮預防和治療前列腺癌、乳腺癌的一些研究進展論述如下。
2.納豆異黃酮對乳腺癌與前列腺癌的作用
現在認為雌性激素在婦女體內的增加是導致乳腺癌的一個原因。由于用雌性激素治療絕經綜合癥而使體內雌性激素含量增加,帶來了發生乳腺癌的危險。動物模型和體外的研究證明:雖然植物激素結合雌性激素受體的能力較弱,但可產生抑制雌性激素的作用。植物激素的活性是依賴于其結構和代謝功能,它的濃度與內源雌性激素的活性有關,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功能[9]。
現在,美國的乳腺癌發病率高于亞洲的4一7倍,而美國人的異黃酮攝人量少于亞洲人攝入量的1%。亞洲人攝人量在20一80mg/日。在最近的研究中,將未發現乳腺癌的婦女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服用含異黃酮(40mg/日)食物,另一組服用安慰劑,試驗12周,結果發現,食用異黃酮食物組的雌二醇激素及其代謝中間體雌酮(為一種致癌劑)較之對照組明顯降低。這項研究證明:攝人異黃酮會影響雌二醇的代謝作用,因此具有減少乳腺癌發生的危險。納豆異黃酮在其化學結構上與雌二醉激素相似,所以認為,這類化合物是與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有關系。相關的研究表明:食用高量daidzein和glycitein和總異黃酮的個體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僅為食用低異黃酮量個體危險性的一半,所以證明異黃酮可以預防和治療乳腺癌。Genistein對乳腺廟的半數抑制率(IC50)為10一50μmmol/L。
前列腺癌為最普通一種非皮膚癌。雖然認為在各種年齡的男士都可能患前列腺癌,但大部分發生在50歲以上的男士。根據美國癌癥協會統計, 2002年在美國大約有180400新前列腺癌患者,約有31900男士會死亡于這種癌。流行病學研究認為美國男士前列腺癌發病率為世界最高,而日本和中國則較低。其主要原因歸結于美國等西方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食物性質與日本和中國等不同以及各種環境因素有主要關系。從臨床研究發現,美國的前列腺癌為亞洲的80倍。同時也發現,大豆異黃酮具有延長前列腺癌患者生命和減少發病率作用。
onozawa T,etal 曾報告了用大豆異黃酮混合物對E344大鼠的前列腺和儲精囊癌變作用的研究結果。大豆異黃酮是一種酪蛋白激酶抑制劑。它可調控幾種細胞的活性,并在細胞增殖和細胞轉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對哺乳動物DNA的拓撲異構酶Ⅱ有抑制作用。該項研究證明:Genistein可抑制一種人前列腺癌細胞(LNCaP)的生長,是由于抑制了DNA合成和誘發細胞調亡的結果,可見Genistein等大豆異黃酮在預防前列腺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Mizuki 0,et al.用人前列腺癌細胞系LNCaP實驗,細胞培養在RPMI1640(其中加人10%熱滅活的小牛血清,100單位青霉素G/ml和looμg鏈霉素/ml)培養液中,37℃,在5%CO2條件下培養,在45Onm波長,側細胞營養液OD值,以側試癌細胞的生長狀況,研究結果發現,LNCaP細胞在不同異黃酮和不同濃度條件下.培養3d后,測定存活細胞,Genistein異黃酮表現對LNCaP細胞生長的抑制最為有效,其半數抑制率(IC50)為40 μmmol/L濃度。而Daidzein則表現有很低的抑制LNCaP細胞的生長作用。Genistin和daidzin則更低。當所含異黃酮濃度在75 μmmol/L和150 μmmol/L的Genistin,培養2h和47h,對其LNCap細胞的生長抑制率分別為74.65%和47%(與對照組比)。證明:納豆異黃酮genistein和daidzein可抑制前列腺癌細胞生長。
文章選自《食品互聯網》